Swarm主網上線BZZ暴跌,原罪究竟是什么?
此前一直呼聲很高的分布式存儲項目Swarm主網已于6月21日上主網,6月22日啟動,本來以為上線了會有一個極好的開端,但事實卻讓人大跌眼鏡,主網啟動這一重磅利好并未體現在Swarm通證BZZ的價格上。而在此前BZZ和相關期貨場外價格高達300U,但是主網啟動后BZZ在抹茶交易所的最高價僅28U。很多人都表示不過是雷聲大雨點小。 BZZ礦機對接V|hblan413
除了早期投資者和Coinlist上中簽的那部分幸運兒以外,不少看好該項目的投資者和布局Swarm的礦工們都直接被二級市場價格的冷水潑了個透心涼。對于BZZ的價格如此差強人意,有人覺得是Swarm的經濟模型有問題,也有人覺得是現階段無需礦工前期質押導致了購買動力不足,還有些業界人士覺得是Bonding Curve本身的設定決定了BZZ的價格無法出現暴漲。
既然說到了這里,就不得不說一下Bonding Curve是什么。Bonding Curve即聯合曲線,可以簡單的理解為一個能顯示資產價格與發行量之間關系的數學函數概念,本質上就是在鏈上環境中建立一個去中心化的協作機制,融合時間、交易對手、盤面、深度、價格等多重因素,由算法來負責整個協作機制內的資源分配。BZZ礦機對接V|hblan413
鏈上流動性協議Bancor是最早采用聯合曲線的項目之一,采用聯合曲線,Bancor不再依賴于雙邊需求匹配,而是用連接器 (connector)作為橋梁,實現了異步價格機制。用戶可以隨時按照自動計算得到的價格,把某一種通證賣給“連接器”拿出抵押物或者換取其他通證。
Swarm官方團隊在AMA中表示其聯合曲線正是借鑒了Bancor,參數有所改動而已。在聯合曲線機制下,Swarm通證的價格很可能不會暴漲暴跌,而是趨于穩定狀態。
但是幣價穩定不等于穩定幣,據相關媒體報道,通過Swarm的聯合曲線函數關系計算,當幣價達到10美元時,BZZ總流通量約為7000萬,而當幣價達到674美元的時候,BZZ總流通量也僅為8000萬。采用聯合曲線,BZZ的價格和總供給量將真實反映市場的情緒和需求,這也是為什么長期看漲的礦工對Swarm趨之若鶩的原因。
BZZ礦機對接V|hblan413
在這么多人追捧它的同時,它也一直飽受爭議,原因很簡單,事物都有兩面性,有人支持就肯定有人反對,何況是一個一開始噱頭就很大的新項目。從前段時間BZZ主網還沒上線的時候開始,當時的火熱程度,不提一嘴BZZ都感覺自己不是圈內人。
很多人對這個項目的質疑主要在于對其經濟模型的質疑,比如說最開始的質押,一會說要質押,一會又證實無需質押,截然相反的消息先后曝出,很多人就覺得項目方不靠譜。但同時我們也要看到官方的操盤能力,從擼空投一直到后來的Swarm One發布會,期間時間緊,任務緊密,就可以看出官方的操盤能力還是在線的。Swarm項目方能在短時間內集合這么多高質量的資源,盡可能按計劃去完成確定的事,這本身就是能力和決心的體現。
當然目前大家對于BZZ項目的看法可能更趨于不好的那一方,因為目前它的價格的確不如此前預測的那樣,的確差強人意。在這里,我還是想給大家一個建議,我們一邊瀏覽信息的時候,一邊也要建立自己的學習體系,緊跟官方的動向,多交流學習。尤其是這種飽受爭議的新項目,一定要多去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