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鎮教育:從自身做起推動行業健康化發展
隨著社會對心理健康和青年婚戀的關注,情感咨詢服務開始進入大眾的視野。2008年到2017年情感咨詢行業經歷了快速擴張的發展初期,經營“情感咨詢”服務的企業由幾十家迅速增長到上萬家,隨之暴露出一些行業“隱疾”,這也引發了社會、媒體、行業從業者對“如何規范情感咨詢行業”的廣泛討論。
(微博話題#如何規范情感咨詢行業#)
情感咨詢服務的兩端
從服務端看,情感咨詢嚴格來說叫做“婚姻家庭咨詢服務”,服務內容包括脫單引導、戀愛心理、婚姻家庭關系解析、婚戀修復、情感挽回等服務板塊,從業者主要由心理咨詢師、婚姻家庭咨詢師及其他培訓體系出身的咨詢師組成,提供服務的機構既有老牌婚戀網站如珍愛網等發展延伸的支線業務,也有如花鎮情感等垂直性服務企業,還包括壹心理等綜合性線上心理服務平臺及一些個人工作室。
(主要情感咨詢服務機構)
從消費端看,據該行業業內人士透露,尋求情感咨詢服務的消費者大多為女性,不確切的統計女性消費者至少占比85%以上,這些消費者大多有大學??萍耙陨蠈W歷,擁有穩定工作及收入,年齡22歲-35歲居多,主要咨詢訴求為學習兩性心理,調節情侶或家庭關系,又或遇到如冷戰、分手等情感危機,期望通過情感咨詢梳理情感癥結,挽回親密關系。
目前情感咨詢較為主流的服務模式是一對一線上預約式服務,服務兩端通過線上社交軟件+電話完成服務過程,每次通話咨詢時長為60分鐘,可選擇單次咨詢和套餐服務,單次咨詢單價在200-2000元/小時區間,套餐服務根據服務內容和服務時長、頻次的不同,價格區間在3000-15000元左右。
情感咨詢行業發展快速待規范
2008-2017年情感咨詢行業經歷了快速擴張的發展初期,2017-2020年則是情感咨詢行業發展的平臺期。12年間經營“情感咨詢”服務的企業由幾十家迅速增長到上萬家,蜂擁而至的創業者推動了行業規模的擴大,然而目前在我國,該領域行業門檻低,缺乏相應標準,亦未形成專門的監管機制,網絡情感咨詢服務投訴量也逐步提升。
筆者向花鎮的一位工作人員問到對此現象的看法,該工作人員回復稱“花鎮的咨詢師要么擁有心理咨詢師證書,要么擁有婚姻家庭咨詢師證書,要么接受過長期的培訓和案例學習。咨詢師需要通過入職篩查、入職崗前培訓、完成實習期之后才可以接受咨詢預約,而且所有服務過程都要遵守內部服務規范和常態考核機制要求,咨詢師還要接受定期的崗中培訓,接受督導,完成并達到硬性規定的外部培訓課時,考核合格才可以繼續接受服務預約。”
“售后服務方面除了設立常規的線上客服、電話客服之外,還設立服務體驗官和獨立的質監團隊,對咨詢師的服務流程進行監管,確保服務質量。2020上半年,通過人員結構調整、服務規范培訓和售后服務體系優化,花鎮售后投訴數量迅速下降。